玉米大斑病及其防治

2022-04-25 16:49发布

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,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。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,然后向上扩展。病斑长梭形,呈灰褐或黄褐,长5-10厘米,宽1厘米左右,有的病斑更大,或几个病斑相连成大的不规则形枯斑,严重时叶片枯焦。发生在感病品种上先出现水渍状斑,很快发展为灰绿的小斑点,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展并不受叶脉限制,形成长梭形、中央灰褐、边缘没有典型变区域的大型病斑。在连雨天的时候,斑块上会出现灰黑霉层,这主要是由于病原孢子大量分生而造成的,发病后植株叶片失去光合作用功能,难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,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枯死,造成大面积减产。发生在抗病品种上,病斑沿叶脉扩展,表现为褐坏死条纹,周围有黄或淡褐褪绿圈,不产生或极少产生孢子。

病害发生的原因与自身品种、天气、耕作措施与制度有关。

不同品种的玉米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会表现出相应的区别。抗病能力相对不足的自交系,或是相同品种大规模栽培种植,均会引发玉米大斑病频繁出现。

温度保持在2025 ℃、湿度超过85%的情况下,玉米大斑病会保持相对活跃的状态,较易引发病害问题。此外,如果拔节期至抽穗期遇到连续降雨,则会引发玉米大斑病的大范围暴发。

玉米大斑病病菌可能附着在患病植株上,或是潜藏在植株体内完成越冬,并于第二年天气逐渐变暖之后开始活跃。我国大部分玉米栽培种植地区多以机械收割为主完成玉米收获,并会将玉米秸秆以秸秆还田的方式进行处理,在此期间也直接忽略大部分细菌问题,致使秸秆所含病菌残留。

玉米栽培种植期间,连作种植模式会导致发病率高且发病程度较为严重,轮作种植模式则可以有效控制发病率及发病程度。玉米种植整体规模相对较大,大部分地区难以保证轮作,会以连续重茬连作为主,造成田间玉米大斑病病菌逐渐增加。玉米栽培种植期间,土壤养分保持充足时,发病率较低且发病程度较轻,贫瘠土地则刚好相反。因此,玉米栽培种植期间做好科学施肥工作,可使发病率得到有效降低。部分地势低洼区域以及种植密度较大的区域,玉米植株相互遮挡,通风透光条件相对较差,土壤所含水分难以得到快速有效蒸发,致使相对湿度较大,从而造成玉米大斑病发病概率明显提高。与此同时,施肥同样属于关键因素,如果施肥期间仅以尿素和磷肥为主,并追尿素肥,则会引起土地肥力明显不足,对玉米生长健康生长产生不利影响,使抗病能力出现明显的降低。

对应病害发生的原因,玉米大斑病防治策略即是建立科学的测报制度加强田间管理,合理选择优良品种,科学改善耕作制度如适时早播、及时清理残株、合理控制种植密度,实施间作套种等。同时重视加强化学防治,基于大斑病的严重程度,对植株底部的病变叶片进行及时清理,并保证田间区域的通风透光性,喷洒杀菌剂[1]

[1]   王彩霞.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策略 [J]. 南方农业, 2021, 15(03): 48-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