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稻蝗识别与防治技术

2022-06-16 14:01发布

(一)为害特点

(二)形态识别

成虫体长15~33毫米,雌虫19~40毫米,黄绿、褐绿,绿 {MOD},前翅前缘绿 {MOD},余淡褐 {MOD},头宽褐绿、头宽大,卵圆形,触角丝状,前胸背板后横沟位于中部之后,前胸腹板突圆锥形,畋向后倾斜,翅长超过后足腿节末端。雄虫尾端近圆锥形,肛上板短三角形,平滑无侧沟,顶端呈锐角。雌虫腹部第2~3节背板侧面的后下角呈刺状,有的第3节不明显。产卵瓣长,上下瓣大,外缘具细齿。

若虫若虫一般为6龄,少数5龄或7龄。6龄若虫体长23.5~30毫米,触角24~27节,翅芽向背面翻折,伸达腹部第1~2节;老龄蝗蝻体呈绿 {MOD},体长约32毫米,触角26~29节,前胸背板后伸,较头部为长,两翅芽已伸达腹部第3节中间,后足胫节有刺10对,末端具有2对叶状粗刺,产卵管背腹瓣明显。
(三)发生规律

成虫多在早上羽化,在性成熟前活动频繁,飞翔力强,以上午8~10时和下午16~19时活动最盛。对白光和紫光有明显趋性。刚羽化的成虫须经10多天后才达到卵巢完全发育的性成熟期,并进行交尾。成虫可多次交尾,交尾时间可持续3~12小时,交尾时多在晴天,以午后最盛。交尾时雌虫仍可活动和取食。成虫交尾后经20~30天产卵,产卵环境以湿度适中、土质松软的田埂两侧最为适宜。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4.9块,每卵囊平均有卵33粒。成虫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。低龄若虫在孵化后有群集生活习性,就近取食田埂、沟渠、田间道边的禾本科杂草,3龄以后开始分散,迁入田边稻苗,4、5龄若虫可扩散到全田为害。

1.农业防治

2.生物防治

抓住蝗蝻未扩散前集中在田埂、地头、沟渠边等杂草上以及蝗蝻扩散前期大田田边5米范围内稻苗上的有利时机,及时用药。稻田防治指标为平均每丛有蝗蝻1头。应注意在若虫3龄前进行。药剂可选用20%甲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,或20%氰戊菊酯乳油4000倍液,或2.5%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,或2.5%三氟氯氰菊酯菊酯乳油4000倍液,或90%敌百虫700倍液,或25%杀虫双水剂600倍液。如果蝗蝻已达3龄,并且虫口密度已达到每平方米30头以上时,可采用5%氟虫脲乳油与蝗虫微孢子虫协调喷施,以喷施面积3:1的比例进行防治即以稻田两渠埂间稻田为1个条带,用3个条带稻田喷施氟虫脲,施用量为70毫升/亩,1个条带稻田喷施蝗虫微孢子虫,用量为20亿个孢子/亩,以此重复间隔喷施。